平面设计行业的秘密
1.平面设计做的是“形式”而“形式”的最终形态就是单纯的“权力”。

2.与决策者以外的人沟通就是浪费时间,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。

3.每个人都想当设计师,这是根植于人性中的“控制欲”驱动的。

4.设计师是最容易“耍流氓”的职位,同时也是最容易“被耍流氓”的对象。

5.无论水准高低,没有获得话语权的设计师都是“美工”。

 

6.设计的好坏不以消耗的工时为衡量标准,设计师能力的高低不以加班长短为衡量标准。


7.没有任何一种形式、外观类“设计”是降低成本的,设计终归是一种“浪费”行为。

8.人们乐于沉醉在浪费的快感与无关紧要的权力之中,设计也是为此服务的。

9.所以设计的实质价值是“0”,但别杠,这种“0”价值的概念其实就像金融的意义,所以设计与金融其实有所共性。

10.设计的商业价值是为产品争抢市场份额,然而没人算的出它到底为你抢了多少份额。

11.不存在“大家都喜欢”的设计,“大家都喜欢”的意思就是“俗到极点”和“毫无意义”。

12.没人能够对他人的心理感同身受,但好的设计师往往将人性观察的更加透彻。

13.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设计都占了——①把对方的钱装自己兜里②把自己想法装别人脑袋里。

14.最自然的赋予权力的方式是信任,被信任是设计师工作的基础,所以“聊”比“做”重要的多。

15.认同“萝卜青菜各有所爱”才是“包容心”但大部分人并不具备。

16.任何高效的设计作业中,设计师一定是终止审美争议的角色。

17.决定设计成败的一定是整体,控制不好整体的话,无论设计细节多精细也毫无意义。






 

关于设计师“成长”的秘密


1.决定设计师能力上限的是美术基础,决定美术基础的是观察方法,而观察方法指的是视觉与思维的总和。

2.觉得美术是单纯会画两笔花花草草瓶瓶罐罐什么的,说到底还是菜鸟一个。

3.设计确实属于非常吃悟性的专业,懂的早就懂了,悟不到的人不建议你们强求。

4.所有技术行业里的废物一般永远是废物——但这句话太毒了所以一般是秘密。

5.科班出身也许并不能证明一个设计师的能力高度,但培训班……更不能。

6.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方式,明确的世界观往往与明确的方法论共生的。

7.好的设计师多半非常的有个性。不过设计师穿着是否拉风炫酷跟设计做的好不好,没有必然联系。






 

关于设计师“困境”的秘密


第一道坎:区别“形式”与“含义”

不区别画面“形式”与“含义”就永远不知道平面设计师是干嘛的,哪怕是广告业界人士基本上也都很肤浅,导致一些人在商业意图的文字表达上比较熟练,就误以为自己具备了解决画面“形式”的能力。这就是为啥设计师经常面临被“动嘴皮子”的人牵着走的根本原因。

第二道坎:保持“个性”和认清“个性”

一般保持个性就需要一些“叛逆”“固执”等负面性格,本身就是与大多数人的观点背道而驰的,设计师在能够认清自己的设计为啥“独特”“优秀”之前其实都是盲目的,虽然认清与否并不一定影响设计产出质量,但这非常影响工作中的各种配合度问题,进而影响工作能力的发挥。

第三道坎:“劣币”如何驱逐“良币”

从弱者角度看自然会想把强者拖到跟自己一样的水平线去比较,比如修改评判标准、弱化专业本质与难点、宣扬同质化、乱用专业术语和放烟雾弹等都是他们的常见伎俩,而恶意否定应聘者则是废物们常见的自保策略。

对强者而言要证明自己强,弱者的存在又是必须的,让人难以割舍,不过为了形成更好的行业环境与风气,可以先把非专业领域的决策插手者踢出去,这也是我为什么一定要从区别“形式”与“含义”开讲的原因。

第四道坎:“决策权限”以及“证明资格”

读到这里的人应该意识到设计决策中采用“民主”毫无效率,但把“独裁”交由一个“搞不清做的是啥”“往往生性乖僻”“表面看没大差别”却有可能影响自己挥洒控制欲的人,一般来说是企业主难以接受的。

并且,专业性独裁权力模块,从机制上说每个企业其实只有一份,基本上只能推崇精英主义。意思是这个位置上的人无论是“绘画”“软件”“理念”“创意”“个性”“沟通”“管理”“经验”等等要近乎无可挑剔才可以。这就是要求这个人有着相当标准的“智商”与“情商”。

观察国情,从“艺术生”初筛到“设计系”毕业再到“设计师”入行,评判基准都太宽泛了,乃至社会上出现了会平面绘图软件就能成为平面设计师的错觉,只能说行业规范化任重而道远。

最后,这篇文章是我想为整个世界进一步认清设计本质所做的一点努力,仅靠我一个人是不够的,希望有更多优秀的设计师在牢骚谩骂之余也跟这个世界讲讲道理。